2006年5月16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八个电话戳穿百万订单骗局
本报记者 曹志男 通讯员 陈健民 王建民

  “要不是你们,我肯定要被天上掉下的这只馅饼给迷惑了。”不久前,湖州市一家羊毛衫生产企业的负责人王先生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该市吴兴区个私协会“个私维权中心”的办公室。原来,该维权中心工作人员通过8个长途电话,帮他戳穿了所谓湖北某“实业发展公司”的一个百万订单骗局,使该企业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4月中旬,吴兴区个私协会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王先生的羊毛衫厂前段时间得到了一笔价值百万元的羊毛衫订购合同,购买方湖北省荆州市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主动打电话来与王先生联系的。“他们的老总说这些羊毛衫是为长江三峡大坝的施工企业订购的。”王先生对个私协会的工作人员说,通过网上和电话几次交谈之后,感觉对方老总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厂里准备招募工人,开始加工生产这批羊毛衫。
  “这么大一笔订单生意,怎么前期联系工作那么简单?”个私协会的工作人员当即提出了几个疑点:一是在交易双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对方既未经过实地考察、也没有来验货就仓促达成意向,这不符合商业惯例。二是对方一边信誓旦旦要羊毛衫厂对货款“百分之百放心”,一边却表示“先付部分订金,货到全部付清”,而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难免让人生疑。于是,该协会“个私维权中心”立刻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企业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是手写填上的,“企业性质”中的“国有经济”字样也是手写的……“个私维权中心”的工作人员马上从对方传真过来的“营业执照”上找到了诸多疑点。因此,维权中心人员通过电话与这家“实业发展公司”所在地的个私协会进行联系,请他们帮助了解该“企业”的真实情况。同时,又通过湖北省荆州市工商局红盾网进行网上查询。
  “这家实业公司根本就不存在,执照上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假名字!”吴兴区个私协会“个私维权中心”的工作人员经过6次电话调查,终于揭开了这家所谓湖北某“实业发展公司”的真实面目。随后,维权中心工作人员又与对方的“老总”通了两次电话,而每次对方均以“你们是机关,不懂生意上的事”为由挂断了电话。
  连续8次电话调查的结果让王先生大吃一惊,为了彻底揭穿这家“实业发展公司”的订单骗局,维权中心的工作人员又让王先生邀请对方负责人亲自带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与“三峡大坝施工企业”签订的羊毛衫供销合同等相关资料原件来湖州进行商务考察,并协商取货、付款方式等事宜。果然,先前还信誓旦旦的“公司”负责人立即以“你们浙江人太精明,不做就算了!”的理由主动退出,之后将手机也关了。一场骗局终被戳穿。